发布时间:2021-10-20
来 源:
社龙湾区基层委 周麟
|
鹰翅下的血色军魂 ——记永嘉红十三军 周 麟 一 仰望天空后,收起行囊 我决定上路 去山里面寻找那一抹永不褪色的红,和我心中的圣地 沿着浙南水系和山脉逶迤,又何必 在史书的海洋里找寻,只要 随着楠溪江水而上 找到树木葱葱降山头,找到清澈见底的五尺大溪 找到那轮圆月,那只盘旋在头顶的苍鹰 天穹如锯 我站在山峰上,仰望四方 只见苍山裸露 筋骨横陈 碧水还在东流,苍鹰还在踞守 刀枪剑戟的光辉不再,冲锋的号角声不再 是让那抹血样的红色 掩盖了吗 一部雄壮的史诗,十三军的魂 在这片土地上沉淀 重塑旷远与悲壮,血脉与骨殖 一尊冲锋的雕塑 一座伟岸的纪念碑 一面血色的军旗 一颗红星 一栋褪色的老屋 在鹰翅下,忘不了远去的号角与战事 二 历史让我稍作舔息,让我回看了一九三零年的初春 在,浙南山中的五尺村 那栋为避税,只能用苦楝树做柱墩木屋 此时,屋内的篝火烧得正旺 围坐火塘的人们正为 一场盛事 用豪情驱离山乡的寒气 没有激情狂欢,澎湃的内心难掩激动的表情 这是一场无声的庆典 一支真正为解除压迫抗争的队伍 在 火的温度下即将诞生 大灾与饥饿 ,奴役与苦难 据统计,在民国的天下依然无一人幸免 苛捐杂税无数,捉兵抓夫无数 百姓疲惫无力,心已熬成血炭 这一捧火的温度,无疑让人从梦中醒来 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三 工农红十三军,属于百姓自己的队伍 三个团的建制,胡公冕、金贯真奋勇的呐喊 在春风的吹拂下,浙南的百姓如竹笋般从泥土醒来 多少被压迫的血肉与骨殖 多少负重的梭镖、土枪、马刀与长矛 到此,不再做“三民主义”的信徒 都愿意化作一支笔,去书写警世的文字 盘旋在山间的鹰,已不再是菜鸟 他,听到了骨殖铮铮迸发的抗争 他,听到了一个世纪之音的呐喊 目睹了鹰翅下的鹰族们,正奋力磨锻铁钩与钢爪 想象过去,翎羽若断箭披落的剧痛 展翅盘旋,在山地梭巡中 仰止浙南山水,阳光下高傲俯瞰的头颅 十山听溪之围,白云下竖起的红色大旗 即为,工农红军十三军军旗 十三军鸣于泥土,十三军鸣于社稷 四 在这里,我只是一个踌躇于文字 而囊中羞涩,心灵与身体需要洗礼的路人 为了,找寻凝聚气节魂魄的故土 工农十三军生命的谷地,和生命的延续 我只是一个在浙南山区游荡的布衣 跋涉在蛮荒和旷远 跋涉在史与诗结成的带上 我想,那条叫楠溪江的河流、那座叫石桅岩的山 那条浙南的山脉 瓯江水系 东海之滨的滩涂,又怎能解得开那壮阔的基因 在那一抹红前,是东海潮起潮落勃发的律动 在混沌与清纯之间 我用高质、忠孝、节义去顿悟 我狂想,鹰翅下旷久的鹰族 是怎样的勇气和气魄,在绵延、温泽的谷地 用镰刀和斧头砍开民主和真理 用无私大爱的撞针,引爆自由的底火 五 在鹰翅下,看得透山内山外 又怎能悟得得透,那栋苦楝树柱墩的木屋 和那一抹血色的红 在圣地,我只能俗了又俗 面对花开花落,笑看风起云涌 面对日月更替,感触人生百态 可就是参悟不透,千古功成名就的英雄 参悟不透大爱 雄心与壮阔 只能和历史,与红尘枯骨以对 凭吊心中苍白的悼词 我想,那一抹血色的基因里 让细胞选择果敢与担当 一个民族承受的苦难与快乐 在那抹血色掩盖,英雄们用民族的乳香 哺育了一个新生巨婴的成长 那一份信念 召唤着 粗犷伟岸的男人为民族而战 如花般的女人为自由抗争 在这有山、有水,百花盛开的地方 我选择了阳光诚实的底色 在鹰翅下,我终于顿悟了 那抹血色的红,那抹永不褪色的红 已承载了人民军队之魂,民族气节之魂的壮阔 (作者:周麟,笔名:狗尾草,湖北恩施土家族,九三学社温州市龙湾区基层委社员,恩施州作家协会会员、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