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女孩佳佳腹痛18天,需要进行手术,如果你是她的主治医生,你会选择‘彻底切除但留疤’,还是‘微创治疗但风险略高’的手术方案呢?”一次讲座上,段萍曾用一个真实的临床抉择叩问在场师生。面对复杂权衡的选择,段萍团队给出了一个“破局”的答案——在微创手术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臻于至善,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安全、最有效、最美丽的“一指”单孔腹腔镜手术。
上世纪90年代,妇科手术以开腹为主,主攻妇科肿瘤方向的她,在长年累月的临床实践中,看到了技术革新的突破口。2017年,她远赴美国贝勒医学院学习,将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美容效果更好的单孔腹腔镜技术引入温州,并创立数据库进行长期随访,在医者仁心与科技之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为了进一步缓解“看病贵、住院难”,2023年,她成功开展全国首例国产单孔机器人妇科日间手术,不仅更加微创,还能够让患者能在术后24小时内即可出院。“从‘日间手术’到‘日归手术’……我们的步伐从不停歇。”她的话语里,是贯穿始终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者初心。
段萍看重学生“永不熄灭的好奇心、面对挫折的韧性、发自内心的共情力与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她倾心培养的“段家帮”弟子们,已在医学领域遍地开花。2021年,她获得第五届研究生心目中的“最美导师”称号。近年来,段萍主持10多项课题,发表30多篇SCI论文,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科研资助,其团队也在协作创新中不断成长,成为医学科研的一支生力军。
她是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的履职先锋。针对“女幼童卵巢肿瘤蒂扭转病例频发”“社会缺乏女幼童卵巢保护意识”等社会问题,段萍积极提交提案,建议浙江省在幼儿园入园或学期体检增加女幼童卵巢“B超”初筛项目,并创建公益品牌“向日葵”工程,成立了国内首支关注女幼童卵巢健康、兼具医务社会工作和临床队列研究的大学生团队“青葵守护联盟”,推动卵巢健康科普与早筛工作,走进社区为女幼童免费提供义诊服务,为女童健康撑起“保护伞”,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当有学生问及选择妇产科的初心时,段萍笑着说:“妇产科是一个受人尊敬,极具价值感科室,其中流产、生产等手术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关乎着女性生育与健康,也寄托着家庭的希望。我觉得学习这些东西能切实地帮到患者,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方向。”
作为九三学社社员,在谈及参政议政的履职实践时,她分享道:议题的挖掘源于日常临床与科研的细致观察——比如“向日葵”工程的诞生,就是源于在临床中发现女幼童卵巢肿瘤因早筛不足导致预后不佳的痛点。“我们要从临床的疑难杂症和未被满足的需求中找方向,再结合专业知识把这些行业议题转化为可落地的建言,比如推动卵巢B超纳入入园体检,就是从临床病例到政策建议的有效转化。”
来源:根据温州医科大学学生会公众号文章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