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员风采
社员风采
返回
陈一丰:深耕三农事业 将科技“种”在大地上
时间:2022-12-30 15:40:27   来源:苍南组工   字号:[ ]



陈一丰苍南县农业科技教育中心主任,农业推广硕士,高级农艺师,九三学社社员,温州市第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苍南县第十届政协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物理农业学会委员,温州市第二届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团队成员。26年来他一直活跃在田间地头,从事着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工作,曾经获得县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县粮食生产工作先进个人、县专业技术骨干、县十届政协优秀委员、省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优秀工作者等诸多荣誉称号。

 1672386115755089316.png

钻研业务的排头兵

1997年,陈一丰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县农业局,成为一个普通的农技人员。“既然选择了农业工作,那就沉下心,干出个样子”,这是他上班第一天给自己定的目标。为了克服专业不对口,他虚心地向老同事老专家请教,积极参与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参加各种专业培训,两年后就实现从一个“技术小白”到能独立承担试验任务的农业专技人员的“华丽蝶变”。他先后取得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推广本科学历、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完成了各类农业技术课题、项目18个,其中主持11个,获得省、市、县各类奖项14项,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拥有发明专利3项。

 1672386140279033203.png

番茄产业的领头雁

2003年苍南番茄种植面积还不到500亩。那一年,陈一丰负责经济作物新品种引试验和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番茄作为经济作物首先进入他的视野。经过深入调研,陈一丰敏锐的发现首要问题出在番茄品种的选择上。于是他去全国各个番茄种植区域参观学习种植技术,带回番茄种子到苍南进行精心试种。2004年,引进的无限生长型红果品种在苍南试种成功,他采用邀请农户到试验基地参观考察,进村入户宣传推广等形式,引导农户淘汰老品种,采用新品种新技术。从此以后苍南各地的番茄种植大棚里总有他的身影,无论哪里出了问题,他总是做到随叫随到。越来越多的农户逐渐对这个黑乎乎的小伙子建立了亲切的信任和友谊,他成了农民心中的“师傅头”。苍南番茄产业也从此步上了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

多年来他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40余次,累计培训28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上万份,培养了一大批番茄种植能手和示范大户。针对在2015年和2018年苍南番茄出现的市场价格一度跌至无法覆盖采摘、运输的人工成本,造成了“苍南番茄烂大街”的极端行情。2019年他在县政协大会即席发言上提出《关于完善我县农业保险尽快推出番茄价格指数保险试点的建议》,助推了番茄价格指数保险的政策出台。如今,苍南县番茄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年产21.1万吨,总产值达10.9亿元以上,涉及种植户2230多户,从业人数7000人以上。

 1672386157360039135.png

数字农业的探路者

“农业生产关系农民饭碗,但传统农业生产存在凭经验种地等问题。农技人员和农民线下沟通渠道单一,互动频次少,服务对象覆盖面小,有好技术却推广不快。”在陈一丰看来,要想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形象,数字农业是发展方向。早在2012年,他就倾力农业产业科学发展,在绿色农业科研、农业数字化应用、智慧农业开发等多个领域全力进军,其中《番茄专家智能管理系统研究》和《设施大棚远程智能控制试验》两个科技成果均突破了我县在该领域的空白。2021年,是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元年,他将农业科研与应用推广融合起来,领衔开发的“农业生产数字化监管服务系统”作为农业领域数字化改革先行先试应用,被列为苍南县数字化改革的重点项目,并在温州全市推广应用。该系统的投用,不仅是服务农户的贴心工具,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还是助力政府部门推行农业主体绿色发展评价制度改革,实现节本提质增效,为共同富裕保驾护航的“法宝”。

1672386179819003826.png

26年扎根农村,26年潜心科研,26年不忘初心、奋然前行,他积累和沉淀了很多宝贵的农业技术和先进理念,为推进苍南农业绿色发展贡献出自己的青春才华与智慧。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