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市委会主委马永信,社市委副主委叶辑松、孙国勇,社员郭建东、李如贵、叶剑淼、陈恩慈参加会议。 《关于进一步提升温州港口能级 助推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的提案》由九三学社市委会提出,聚焦当前加快推动口岸枢纽能级跃升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跨区域合作机制、加密近洋航线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会上,马永信代表社市委汇报了提案相关情况。叶辑松、郭建东、李如贵作口头发言。 叶辑松: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兼),九三学社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推进温州陆、港物流联动发展 促进港口物流转型升级 温州港口物流发展存在规模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多式联运不畅等问题。 建议:一是优化物流政策环境,扶持企业发展。由政府牵头成立多式联运协调小组,负责制定多式联运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整合资源,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物流行业监管体系。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效率。合理布局物流园区、仓储设施,减少中转环节,提高物流效率;提升海铁联运能力,加快推动瓯江全域航运资源整合挖潜。三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升信息化水平。整合各方信息资源,解决公共性基础性问题;支持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开展“一单制”运输服务,完善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同步研发和开放垂直应用场景。 谋划万亿临港产业 高质量建设温台沿海产业带 我市临港产业规模不大、海洋科创水平不高、港口国家战略布局不够。 建议:一是推动临港产业集聚发展。依托各港区功能定位,引导临港产业特色化集聚发展,完善形成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格局。二是推动临港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对接大院名校在温州落地涉海高能级创新平台和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谋划建立海洋领域国家工程中心、海工装备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学装置,聚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是推动临港产业开放发展。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全省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提升开发区开放水平,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产业话语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带、石化产业带、沿海港口群。 关于做大做强“千年商港”温州港口的建议 温州港口发展存在港产城联动性不强、投资渠道较为单一、港口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建议: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港产城联动。在规划和发展战略上做好空间引领,加强政策引导,合理布局港口后方土地、产业园区等,提升港口货物及集装箱揽货能力。二是简化审批流程,储备前瞻性项目。设立牵头部门,统一负责涉海工程项目前期论证及审批,全面梳理、协调温州港口经济存在的问题与瓶颈,并推动港口项目落地及问题解决。三是建立责任清单,发展配套性设施。建立乐清湾、状元岙等核心港区配套设施项目任务清单,加快推进港口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市级数字化智慧物流平台,优先解决公共性基础性问题。
来源:宣传部